混合工作科技崛起   大都會沒落風險激增

本周惡劣天氣無緣再度出現,香港市民即將渡過炎熱又平凡的一週。上星期颱風泰利來襲,港人出乎意料地獲得一整天久違的「颱風假」,但是經過長達三年的疫情訓練後,大家對於辦公室協作通訊科技的應用已趨向成熟,最後選擇「在家工作」的人相信為數不少。這種在全球各地開始根深蒂固的「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文化,其實對實體經濟已經帶來很大衝擊。

香港屬於面積較小的特別行政區,因此大家已經習慣在「一小時生活圈」內居住和工作,就算遠如大西北的新市鎮與港島區商業中心地帶,兩地之間交通尚算便利,正常而言很少會有遷到深圳或澳門居住的案例。不過這個情況在其他國家大有不同,有統計指出在 2020 年至 2022 年期間,美國包括紐約與三藩市在內的主要城市,人口分別減少了 5% 與 6%。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希望解除每日通勤交通的束縛,同時藉著「在家工作」之便,可搬到生活成本較低的地方繼續生活,這令到這類一線城市,「具質素」與高消費力的人口下降的趨勢越趨嚴重。 

曾屬頂尖城市的三藩市都會,現已更加出現無家可歸者露宿街頭,甚至多個購物中心出現廢棄空間的情況,圖為該市鄰近的 San Bruno 區域。

根據麥肯錫(Mckinsey)的調查與估計,目前全球只有 37% 員工選擇每天返回辦公室,這個數字在每個城市都有出入。例如英國倫敦企業員工平均每週返回辦公室的日數大約為 3 天,而在中國北京的數字則為接近 4 日,令到核心地區的辦公室空間需求減低,連帶租金下跌的幅度亦十分嚴重。考慮到通貨膨脹的計算後,整個美國辦公室大樓的物業價值已比較疫情前的高峰下跌接近 35%,其中三藩市的相關數字亦急挫達 28%。

隨著網上購物與通訊科技日趨進步,如果選擇遙距工作的人,一旦搬離現場後,很大機會不再重臨大城市,未來有機會令全球的商業地產市場,最終損失多達 8,000 億美元。繼續以美國西岸灣區龍頭城市三藩市為例,在 2023 年圍繞該城市最熱門的話題,必定是「三藩市之死」(San Francisco is dying),這個曾屬頂尖城市的都會,現在更加出現無家可歸者露宿街頭,甚至多個購物中心出現廢棄空間的情況。麥肯錫建議這類城市必須思考未來的建構方式,包括建立多用途社區與建築,以適應人們混合辦公模式的需求,否則這類大都會的活力與發展,將會面臨很大風險。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