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與觀眾的流量被轉移到不同社交網站,甚至被稱為「圍牆花園(Walled Garden)」的平台,這對於傳媒業來從來不是好消息,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廣告收益被分薄。由於本身的用戶數目太多,已成為一個成熟的社群,所以包括 Google 與 Facebook 在內的機構,已能藉自訂的演算法控制用戶的「目光」,設下不同的數據流通限制。
目前除了上文提及的「圍牆花園」,主要的互聯網媒體亦存在「開放網絡」(The Open Internet)的部分,包括但不限於 Netfilx、Disney+ 等串流平台,甚至是其他傳統與新興的媒體網站。唯現實中卻出現不平衡的情況。
The Trade Desk 香港暨台灣總經理顏任廷(Chris)舉例指出,現時只有 21% 的廣告客戶把預算投放在「開放網絡」,其餘 79% 則流向「圍牆花園」,然而用戶對雙方的支出近乎是 6:4 之比,意即觀眾較願意對「開放網絡」付款購買內容。他直言現時互聯網已走到不健康的發展情況,認為目前整個行業已走在十字路口,到底廣告業應如何發展下去,與相關資源如何分配,是值得開放討論的問題。
他強調業界無意否定「圍牆花園」現有的價值,但未來需要較具投資回報(ROI)的目光,讓廣告客戶的開支用得其所,而目前 TTD 在程序化廣告的銷量流程中的定位相對中立,不是如 Google 一般同時擔任賣方與買方的角色。
iOS 對於私隱的保護趨向收緊,甚至是 Google 亦準備放棄於 Chrome 內使用第三方 Cookies 的情況下,其實 TTD 亦早已做好準備,推出以 UID(Unified ID)為標準的用戶數碼身分識別機制,目前亦已發展至 2.0 的版本,採用的企業數目亦越來越多,當中亦包括華納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集團下的眾多業務部門。
作為時常需要與「圍牆花園」交手的媒體製作企業之一,香港華納唱片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Director 焦敏明(Angel)舉例指出,以往其中一個能夠做的是 YouTube 的 Direct Buy,不過難以有效追縱觀眾活動,特別在「開放網絡」下,他們需要更多的用戶數據,以調整市場推廣活動模式。
另一個問題是在「圍牆花園」下,指定字眼或項目的廣告競價開支已變成天價,但考慮到在新世代下用戶的眼球總離不開智能手機與串流平台,他們希望做到在適當的時間與地點,向目標用戶投放準確的「廣告」與推廣資訊。
目前華納音樂香港亦有採用 TTD 提供的 DOOH(Digital out-of-home)服務,在程序化廣告流程下「睇餸食飯」,視乎資源情況調整或加大廣告投資。Angel 同意目前難以完全放棄社交平台的推廣內容,唯未來需要增強在「開放網絡」相關的內容開發,同時改善用戶數據分析、追縱與定制化推廣。他亦指出 TTD 同時以合規方式,處理目標用戶相關的資料追蹤流程,令華納與公眾均毋須顧慮私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