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el)標誌人物 Pat Gelsinger 在回朝不足 4 年後,一天前宣布辭任行政總裁,董事會兼決定完全退休。一代半導體傳奇人物職涯竟以此形式落幕,當然絕不光彩,也引來外界甚是社交網站上的冷嘲熱諷,認為他是英特爾在過去一段時間,完全被 AMD、NVIDIA 以至 Arm 比下去的關鍵。
這說法絕非完全正確,筆者想為他抱不平。
首先,半導體市場的世界觀,從來都不應該以月份、季度甚至是單年度視為一個完整生命周期。以往 Intel 引以為傲,即上世紀 90 年代與 2010 年的時間,新中央處理器核心架構動輒需時數年設計與研發,每項產品應市時間亦會長達 10 年。你可能認為「緩慢」這正是 Intel 問題所在,就如 NVIDIA 黃仁勳曾在今年中雖然提過,要把運算產品週期「由兩年加速到一年」,但當中談及的應該只能在 GPU 與網絡晶片等產品上實行,就算是採用 Arm 架構的 CPU,在商業與技術考慮上也不大可能以「10 倍速」方式研發。Pat Gelsinger 是在 2021 年 2 月起重新於 Intel 任職,大家期望他是救世主,但他只有 3 年零 10 個月修補企業裂痕與重訂研發方向,在半導體世界只是微不足道,很難把之前輸掉的時間追回來。
甚麼是「輸掉的時間」?這正是我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觀點:2005 至 2021 年屬 Intel 失落的 16 年,問題主要出自公司行政總裁人選之上,為長遠積弱種下無數禍根。這段時間內於 Intel 任職的行政總裁共有三位,分別是 Paul Otellini(2005 至 2013 年)、Brian Krzanich(2013 至 2018 年)與 Robert(又稱Bob)Swan(2019 至 2021 年),三位都是該公司史上唯「三」以非純正傑出工程師背景領軍的人物,著重的都是營運與財務決策。
具 UC Berkeley MBA 背景的 Paul Otellini,其任內 Intel 的財務與業績表現十分出色,他雖於在任首年爭取到 Apple Mac 訂單,藉銷售策略讓 x86 產品平台與普及化,但同時卻未有主動地於晶片技術與創新投資尋找突破,亦在 2008 年前後放棄為 Apple 第一代 iPhone 開發與提供處理器產品,被視為 Intel 失落未來 10 多年流動應用商機的惡夢開端。至 2009 年,正是 Pat Gelsinger 離開 Intel 加入 EMC(現 Dell Technologies)的時間,某程度上也屬 Intel 與工程師高管文化切割的分水嶺。
其後的 Brian Krzanich 雖具技術背景,但他在任 5 年間未能成功帶領公司轉型到雲端運算,以至物聯網市場。同期 Intel 放棄加入採用 ASML 第一代 EUV 設備,令公司在 2010 年代中期開始,於 10 奈米(10nm)處理器製程上裹足不前,除技術開始落後台積電與三星,市佔率亦開始被老對手 AMD 進一步追擊。最終 Bob Swan 於 2019 年上任時,Intel 手上可使的牌已不多,有說他在任初期放棄投資 OpenAI,再加上 2020 年起 Apple Mac 正式轉用 M1 arm 架構 CPU,這已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經過多年後的迷途知返,Intel 董事局雖於 2021 年醒覺,認同需由具江湖地位的工程師,重新領導公司成長與創新,但可惜為時已晚,今日答案其實亦不難預測。
回望過後,你會認為 Pat Gelsinger 是失敗者還是受害者?我心裡當然有答案,但一切變得無關痛癢。Intel 目前需要「砍掉重練」級別的改革,以至是氣魄達到 Elon Musk 級數的科技狂人帶領,才有機會找到新出口。